裏千家茶道入門:盆略点前的步驟指南
- CHI YUN HUANG
- 2024年6月4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日本茶道起源於中國唐朝的茶藝,傳到日本後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精髓,追求「和敬清寂」的境界。其核心宗旨「和、敬、清、寂」——「和敬」指主客之間的互相尊重以及氣氛的和諧;「清」指心無雜念;「寂」則是禪道的追求,指枯淡閑寂之意。這四個原則體現在每一個動作之中,強調與他人和環境的相敬相愛。
透過茶道訓練,可培養觀察力與體貼的心。看似繁複的儀式背後,其實是毫不馬乎的款待之情與敬意。就我的經驗,不是所有指導茶道的前輩都會解釋每個舉動的意義,其中的奧義需要自己用心體會。

作為茶道入門者,「盆略點前」(ぼんりゃくてまえ)是學習的基礎之一。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我自己記憶「盆略點前」的流程和要點。希望也能幫助到和我一樣的日本茶道入門者,提升對茶道的理解與實踐能力。
一. 關於盆略點前
「盆略點前」是茶道中較為簡單的一種點茶(打抹茶)儀式,適合入門者學習和練習。
「茶道上習慣用打抹茶的「打」字為動詞,日語是用「点てる」,所以會看到用「點茶」這兩個字的漢字。」《茶道歲時記》
顧名思義,「盆略點前」是在一個托盤(盆)上點茶。所有的茶道器具都放置在這個盆上,方便操作和展示。相較於正式的茶道儀式,它簡化了茶道儀式的步驟和器具,但仍然保持了茶道的基本禮儀和精神,使入門者能夠在練習過程中體會茶道的精神。
以下是盆略點前使用到的道具:
道具
山道盆:承裝茶道器具
棗(なつめ):放茶粉的罐子
茶碗(ちゃわん):喝抹茶的碗
茶筅(ちゃせん):用來攪拌抹茶使之起泡的竹刷
茶杓(ちゃしゃく):取抹茶的竹杓
茶巾(ちゃきん):清潔茶碗的白色紗布
帛紗(ふくさ):用來擦拭茶道器具。一般來說,女生是紅色、男生是紫色。因為是材質是絲絹,所以不能水洗,屬於消耗品
建水(けんすい):裝廢水的器皿
鐵瓶(てつびん)和瓶掛(びんかけ):承裝熱水的鐵製水壺,和放置水壺的火鉢。
和菓子(わがし):日本傳統點心
二. 盆略點前的詳細步驟
事前準備
鐵瓶的準備:將鐵瓶裝滿熱水,壺口朝向客人,放在瓶掛上,蓋子微微打開。(在家中時可使用一般的熱水壺替代)
山道盆:山道盆的接縫處朝向自己,將準備好的茶碗和棗分別放在山道盆 12 點鐘和 6 點中位置。
茶道器具的擺放:將帛紗摺疊成「腰へのつけ方」的三角形,掛在腰帶上(摺疊教學)。濕潤茶巾後擰乾,放入茶碗內,茶筅正面朝上放在茶巾上,茶杓伏放在茶碗右側。(茶碗和茶棗的正面都朝向自己)

以下步驟可配合影片觀看
迎賓
主客行禮:將山道盆放在建水旁,打開拉門,亭主(主人)與客人互相行禮。
端出山道盆和建水:將盛放道具的山道盆端出,放在鐵瓶前,返回。將建水移到位後,跪坐在山道盆前。
側身並整理儀態:雙手握盆,身體斜向45度,放置山道盆。將建水移到膝旁(放在稍微低於膝蓋的位置),端正坐姿。
清潔茶道器具
擦拭棗和茶杓
擦拭棗:抽出帛紗並摺疊(摺疊教學)。使用摺疊後的帛紗擦拭棗。將擦拭後的棗放在茶碗的 10 點鐘方向。
擦拭茶杓:重新摺疊帛紗,放在左手。右手拿起茶杓。前後擦拭茶杓五次後,放在山道盆的右下邊緣。
清潔茶筅
1.準備清潔茶筅:拿起茶筅,放在茶碗 1 點鐘方向。拿起茶巾,放在茶碗 2 點鐘方向。

2.關閉鐵瓶蓋:將左手的帛紗交給右手,右手拿帛紗將鐵瓶蓋,蓋上。
3.注水:拿著帛紗的右手放在右膝上,左手拿起鐵瓶。接著右手用帛紗按住鐵瓶蓋,將熱水倒入茶碗。
4.鐵瓶歸位:將拿著帛紗的右手回到右膝上,左手放回鐵瓶。
5.放置帛紗:右手將帛紗掛在盆的左緣。
6.檢查並清潔茶筅:右手持茶筅,左手壓住茶碗輔助。茶筅放入碗中,重複拿起檢查兩次,接著在茶碗內清洗。

7.茶筅歸位:左手和右手同時收回,右手將茶筅放回茶碗 1 點鐘方向。

清潔茶碗
1.倒出廢水:右手端起茶碗,交給左手,將茶碗移至建水,將碗中廢水倒入建水。
2.放入茶巾:右手拿起茶巾放在茶碗內部後,拿起半邊的茶巾掛在茶碗的 10 點鐘位置。

3.清潔茶碗邊緣:以茶巾劃 180 度擦拭茶碗邊緣,重複三次。第四次僅劃 90 度。
4.清潔茶碗內部:將茶巾放入茶碗中,在碗中畫日文的「い」和「り」來擦拭內部。擦拭後,茶巾留在碗中。
5.茶碗和茶巾歸位:用右手放下茶碗,將茶巾從茶碗中取出,放回 2 點鐘方向。
點茶
請客人享用點心:右手拿起茶杓(拿著尾端),左手「行草(手指點地)」請客人享用點心。
取茶粉:左手拿起棗。右手拿穩茶杓後,打開棗的蓋子,放在茶碗 5 點鐘位置。使用茶杓取出茶粉(薄茶取兩杓)放入茶碗中後,將茶杓輕敲碗邊一下,讓茶杓上的粉掉落到碗中。
棗和茶杓歸位:用右手將棗的蓋子蓋回後,拿著茶杓的右手回到右膝,左手將棗放回原位,再將右手的茶杓放回原位。
注水:右手拿起帛紗,左手拿起鐵瓶,用右手的帛紗按住鐵瓶蓋,將熱水倒入茶碗中。
鐵瓶和帛紗歸位:將拿著帛紗的右手回到右膝上,左手放回鐵瓶。右手的帛紗掛回盆的左緣。
攪拌抹茶:右手持茶筅,左手壓住茶碗輔助。茶筅放入碗中,攪拌抹茶。
完成點茶:完成攪拌後,茶筅在抹茶中畫日文「の」,雙手離開茶碗,左手放回膝上,右手將茶筅放回原位。
奉茶:右手拿起茶碗,將正面轉向前方後,放在右側榻榻米給客人(茶碗正面面向客人)。

結束儀式
清潔茶碗
收回茶碗:右手拿起返還的茶碗後,雙手端著茶碗檢查,並放回山道盆上。
注水:右手拿起帛紗,左手拿起鐵瓶,用右手的帛紗按住鐵瓶蓋,將熱水倒入茶碗中。
鐵瓶和帛紗歸位:將拿著帛紗的右手回到右膝上,左手放回鐵瓶。帛紗掛回盆的左緣。
到出廢水:右手端起茶碗,交給左手,左手將茶碗移至建水,倒出碗中廢水到建水中。
茶碗歸位:左手將茶碗交給右手,用右手放下茶碗。
清潔茶筅
注水:右手拿起帛紗後,放在右膝上。左手拿起鐵瓶。接著右手用帛紗按住鐵瓶蓋,將熱水倒入茶碗。
鐵瓶歸位:將拿著帛紗的右手回到右膝上,左手放回鐵瓶。
放置帛紗:右手將帛紗掛在盆的左緣。
清潔並檢查茶筅:右手持茶筅,左手壓住茶碗輔助。茶筅放入碗中,在茶碗內刷洗後,拿起檢查一次。再將茶筅放回碗中,在水裡畫日文「の」後,雙手離開茶碗,左手放回膝上,右手將茶筅放回原位。
到出廢水:右手端起茶碗,交給左手,左手將茶碗移至建水,倒出碗中廢水到建水中。
茶巾和茶碗歸位:左手繼續捧著茶碗,右手將茶巾放入碗中後,左手將碗交給右手,放回山道盆中。
茶筅歸位:右手拿起茶筅,放入碗中。
清潔茶杓與帛紗
擦拭茶杓:右手拿起茶杓再拿起帛紗並摺疊。帛紗放在左手,前後擦拭茶杓三次。
茶杓和棗歸位:左手握著帛紗放在左膝上,右手將茶杓伏放回茶碗右側。棗移回 12 點鐘位置。
清潔帛紗:左手的帛紗移至建水,用右手將帛紗上的茶粉拍落至建水。

收拾與感謝
打開鐵瓶蓋:將左手的帛紗交給右手,右手拿帛紗將鐵瓶蓋打開。
收起帛紗:將帛紗摺疊回「腰へのつけ方」的三角形,掛回腰帶上。
端走建水和山道盆:左手拿起建水起身,向左側轉身將建水拿出茶室(左側轉身是因為不讓客人看到髒水)。回到茶室,跪坐在山道盆前,雙手端起山道盆起身,向右側轉身將茶道器具端離茶室。
感謝:向客人「行真(手掌碰地)」,關上拉門,完成整個茶道儀式。
三. 延伸閱讀
學習「盆略點前」是茶道入門的重要一步,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跟我一樣的入門者,掌握基本流程。
若對日本茶道的獨特魅力有興趣,我推薦兩本有助於逐步理解並掌握精髓的書籍:《茶道歲時記:日本茶道中的季節流轉之美》和《茶道:將茶席裡的美,擴及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(全新升級版)》。
日本茶道不僅僅是一門技藝,更是一種心靈的修行。希望大家能夠在茶道中找到內心的平靜。讓我們一起在這條路上,不斷學習,成長,共同探索它的無限魅力。

《茶道歲時記:日本茶道中的季節流轉之美》
作者:鄭姵萱出版社:麥浩斯
👉🏻點擊了解本書

《茶道:將茶席裡的美,擴及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(全新升級版)》
作者: 鄭姵萱出版社:幸福文化
👉🏻點擊了解本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