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反抗地圖 Counter Map: 還原土地的故事

  • 作家相片: CHI YUN HUANG
    CHI YUN HUANG
  • 9月4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已更新:11月4日

現代地圖多半用來劃分國界、指示道路。它們能標出邊界,卻無法承載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與記憶。

那麼,若是一張地圖沒有邊界線、沒有公路編號,而是取而代之以神話、祈禱與祖先的故事呢?

在美國西南部,A:shiwi(外界稱為 Zuni)族人正透過繪製 反抗地圖(counter maps) 來尋回文化。這些地圖刪去了冰冷的數字與邊界,轉而以祈禱詞、神話與祖先的記憶,重新講述土地的故事。

Larson Gasper, Migration of Salt Mother, 2009. source from: https://emergencemagazine.org/feature/counter-mapping/
Larson Gasper, Migration of Salt Mother, 2009. source from: https://emergencemagazine.org/feature/counter-mapping/

被遺忘的地名

自 16 世紀以來,A:shiwi 的土地不斷被殖民與改寫。先是西班牙人,再是美國政府,原本的地名被取代成陌生的英文或西班牙文,連 Zuni 這個稱呼也並非他們的本名。他們真正的自稱是 A:shiwi,意思是 human being。

1877 年,美國第十九任總統 Rutherford B. Hayes 上任不到兩週,就簽署了一道行政命令,將新墨西哥州的一片土地劃作 Zuni Pueblo 保留區。這片土地的邊界並不是透過對話決定的,而是由遠在華府的一紙命令劃出。隨後,測量員帶著工具來到這裡,用冰冷、客觀的數字和經緯度把土地切割。

這種情況並不只發生在 A:shiwi 身上。1776 到 1887 年之間,美國政府奪走了超過十五億英畝的原住民土地。對原住民來說,祖先的領地就這樣在筆尖和墨水間被劃掉。

By Kmusser — Self-made using the National Atlas., CC BY-SA 3.0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4096891
By Kmusser — Self-made using the National Atlas., CC BY-SA 3.0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4096891

沒有記憶的地圖

A:shiwi A:wan 博物館館長 Jim Enote 與 A:shiwi 藝術家合作,創作一系列反抗地圖。

Jim Enote 說:「現代的地圖沒有記憶。」

這些現代地圖雖然精確地指引了點到點的路徑,卻無法講述土地真正的樣貌。對 A:shiwi 而言,真正的地圖應該要記錄下取水的地方、需要避開的危險地段,甚至是生長藥用植物的聖地。

然而,隨著長老離世和語言逐漸被淡忘,年輕的原住民世代在現代地圖上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邊界線。他們的祈禱詞、歌曲、故事和歷史,在沒有紀錄和轉述支撐的情況下,也慢慢變得模糊。

年輕的 A:shiwi 人 Mallery 說:「我們誤解了一些祈禱詞的意思,因為我們已經不確定某些詞彙代表什麼了。我們不再能完整地說 Zuni 語,我們的語言裡摻雜了英文、西班牙文,以及其他後來進來的語言。」

A:shiwi 族的祈禱詞包括了族群在這片土地遷徙的歷史,一直都使以語言或歌謠傳承,Zuni 語逐漸失傳以後,A:shiwi 族的歷史也越來越難流傳。透過將祈禱文繪入反抗地圖後,山脈、峽谷、瀑布對應故事中的內容,成為一幅幅充滿敘事的畫面,讓後代再次與祖先連結。

Larson Gasper, Little Colorado River, 2009. source from: https://emergencemagazine.org/feature/counter-mapping/
Larson Gasper, Little Colorado River, 2009. source from: https://emergencemagazine.org/feature/counter-mapping/

地圖作為歸屬

至今,A:shiwi 已創作出三十多幅地圖,每一幅都與祈禱和故事相連。這些地圖不是用來告訴人們最快的路徑,而是提醒族人, 土地與文化的連結從未斷開。

這樣的努力無獨有偶,世界上許多族群在殖民與威權的壓迫下失去了語言與文化,但同樣透過藝術、符號與故事,他們也在嘗試把被壓抑的記憶找回來。例如台灣原住民曾以祕密符號傳承儀式細節,澳洲原住民藝術家則透過繪畫與故事保存與土地的關係。

正如 Jim Enote 所說,官方地圖能標示邊界,卻無法傳遞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與經驗。A:shiwi 的反抗地圖則讓記憶與故事再次可見。

布農族祭事曆 iși-lu-lusɁan,將口傳記憶得以化為具象的符號。
布農族祭事曆 iși-lu-lusɁan,將口傳記憶得以化為具象的符號。

或許,地圖擁有比劃分土地更多的可能性,甚至可以是一種歸屬感的實踐。我不禁好奇,對台灣人而言,我們對這塊土地有歸屬感嗎?如何讓我們的故事與土地連結?如果要製作屬於台灣的反抗地圖,我們會怎麼畫呢?


Read more

Counter Mapping. Emergence Magazine

《看不見的文字: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》

《看不見的文字: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》

作者:王威智

出版社:蔚藍文化


Reference List

Steinauer‑Scudder, C. (n.d.) Counter Mapping. Emergence Magazine. Available at: https://emergencemagazine.org/feature/counter-mapping/ (Accessed: 17 August 2025).

王威智 (2023) 看不見的文字: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. 台北:蔚藍文化。







bottom of page